紧跟时代要求,推进高校国防教育工作科学转型

发文时间:2015-05-11
[摘 要] 高校国防教育工作已经发展了20多年了,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国际国内形势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高校国防教育工作面临着新的形势和挑战,必须与时俱进,注入新思想,寻求新突破,采取新举措,开创新局面,才能紧跟时代要求,为新时期的国防教育做出更大的贡献。本文论述了高校国防教育科学转型的动因、内容和途径,为做好新时期的高校国防教育工作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 高校 国防教育 科学转型素质教育 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一、绪言

  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古往今来,每个国家都把国防和军事建设摆在了极为重要的位置。大学生作为一个相对独特的群体,具有较高的科学文化知识和智力水平,加强对这一人群的国防教育,必然能够极大地推动高技术战争条件下的国防后备力量。我国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把国防教育作为一项重要内容逐步纳入高校教育当中,旨在激发莘莘学子的爱国热情,培养他们的忧患意识,增强他们的国防观念,这一举措既有效地促进了高校国防教育的全面发展,又有力地带动了全民国防教育。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世界形势和我国社会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武器装备的技术含量越来越高,新的战略思想不断更新,现代战争手段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把科学发展观作为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要适应世界军事发展新趋势和我国发展新要求,推进军事理论、军事技术、军事组织、军事管理创新。” 我国的国防事业站在了新的起跑线上,高校国防教育也面临着新的形势和挑战。因此,高校国防教育只有着眼国际国内形势发展需要,与时俱进,注入新思想,寻求新突破,采取新举措,开创新局面,才能紧跟时代要求,为新时期的国防教育做出更大的贡献。

  2004年下半年,党中央国务院发出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简称十六号文件),明确提出高等教育要高度重视“培养什么人”和“如何培养人”的问题,要求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新办法,努力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增强时效性。国防教育作为思想教育的重要部分,也必须适应十六号文件的要求,而高校人民武装部也必须对如何推进国防教育工作的科学转型进行思考,琢磨国防教育工作科学转型的必要性,并探索国防教育工作科学转型的实施办法。

  二、高校国防教育科学转型的主要动因

  长期以来,我国的高校国防教育形成了固定的工作框架和工作模式,工作主体就是人民武装部(20世纪末多数高校逐步将武装部合并入学生处或学生工作部),工作内容主要是军事理论课教学、学生军训和日常国防教育三大部分,工作的客体(教育对象)主要是大一新生,部分高校由于经费、人员编制、工作机制等原因,国防教育工作逐步僵化,缺少活力,缺乏创新,工作人员往往满足于做好几项常规工作,教育效果十分有限。然而,最近二十多年是我们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最快的时期,也是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突飞猛进的时期,我国的国际、国内形势和国防建设、国防教育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些都对高校国防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以及学生的变化,是高校国防教育科学转型的主要动因。

  首先,时代的发展,对高校国防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前,国际形势日益复杂,区域冲突不断升级,如伊拉克战争、朝鲜核问题、伊朗核问题、东海石油问题、国际恐怖主义等,我国的国防面临着非常严峻的挑战,国防教育的责任更加重大。高校国防教育作是全民国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紧跟时代要求,教育青年学生增强忧患意识,强化国防观念,正确对待国际形势变幻,以及来自国内外各种反动势力的严峻挑战。针对国际、国内的军事热点问题,及时对同学们开展教育,是新时期对高校国防教育提出的新要求。

  第二,新时期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对高校国防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时期,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不断发展,社会结构全面转型,对高校和大学生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大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原来的国防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已经难以适应新时期学生的变化,满足广大学生的需求,教育效果也大打折扣。只有针对学生的新的特点和需求,适时创新国防教育的内容和方式,才能增强国防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取得更好的成效。

  第三,新的工作内容的增加,给高校国防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随着时代的发展,高校武装部的工作内容也在不断变化,近年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比如高校扩招带来的学生人数的扩大、新的国防教育活动和形式等。2005年,国家全面启动了在高校中征集义务兵工作,这成为新时期高校武装部的重要工作之一。但是,高校武装部一般编制都比较少,队伍力量有限,要做好常规的国防教育工作已经很不容易,一旦增加了新的工作内容,将给国防教育工作带来更大的挑战。

  第四,科学技术的进步,给高校国防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契机。新时期,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带来了教育技术手段的不断进步,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给高校国防教育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如何利用新的教育技术,推进高校国防教育工作,成为高校国防教育工作者必须思考的问题。

  三、高校国防教育科学转型的主要内容

  时代的要求,科技的进步,以及学生的变化,对高校国防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推进高校国防教育科学转型,才能紧跟时代,促进高校国防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首先,要推进高校国防教育主体的转型,即由武装部教育转为全员教育、由单纯的学校教育转为学校教育与学生的自我教育相结合、校内教育与校外教育相结合。所谓全员教育,就是要健全高校国防教育组织机构,形成学校高度重视、各部门密切配合的良好教育格局。以大学生军

  为例,在军训中往往会涉及到学生的成绩、思想教育、安全、文体活动、餐饮、心理健康教育、医疗等多方面的问题,这就要求学校相关部门给予大力的支持与配合。所谓学校教育与学生的自我教育和校外教育相结合,即在做好学校教育的同时,也鼓励学生和校外力量参与和开展国防教育。一方面,在学生中大力发展国防军事类学生社团,如军事爱好者协会、定向越野运动协会等等,鼓励学生进行自我教育;另一方面,学校要积极邀请上级领导部门、国防大学、兄弟院校、军训基地、承训部队、国防教育基地等相关单位共同组织开展国防教育活动,在军事理论课教学、国防教育理论研究、国防教育主题活动等放面,充分发挥校外力量,丰富国防教育的内容,提高国防教育的质量。

  其次、要推进高校国防教育内容的转型,即由单纯的国防教育转为国防教育与素质教育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新时期,高校需要培养的是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国防教育本就是高校素质教育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德育)的重要内容之一,都是高校培养人才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高校武装部与学生处(学生工作部)合并以后,国防教育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更加密切。因此,新时期开展国防教育,必须注意与素质教育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实现国防教育与素质教育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要促进国防教育与素质教育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一方面,国防教育与素质教育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即武装部、教务部、学工部、校团委等部门要密切合作,对教育内容进行整体规划;另一方面,要在教育活动中加强国防教育与素质教育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内容上的相互融合,增强教育成效。比如,国防教育部门与教务部门合作,在开设《军事理论课》必修课的同时,还可以增设《当代国防》、《孙子兵法》、《古今中外经典战例分析》、《兵器常识》等选修课程;与学生工作部门合作,开展军事热点形势教育讲座;等等。尤其是在对大学生进行军训的过程中,真正实现“军训育人”的功能,即在军训时利用学生集中起来的优势,组织主题班会、专家讲座、演讲比赛、观看影片等活动,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军事国防教育、心理健康教育、集体主义教育、安全教育、纪律教育等,以增强军训工作的育人成效。

  再次,要推进高校国防教育方式的转型,即针对当前学生的新特点和新需求,由单一固定的教育形式转为多样灵活的教育形式,举办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增强国防教育的成效。十六号文件指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必须坚持贴近学生、贴近实际、贴近生活。国防教育也一样,如果不能针对当前学生的特点和需求,贴近学生、贴近实际、贴近生活,那么其教育成效必然要大打折扣。如何才能做到“三贴近”呢?一是要丰富国防教育的内容,举办广大同学感兴趣的教育活动;二要丰富国防教育的形式,以同学们喜闻乐见的形式举办各种活动。必须增强国防教育活动的内在吸引力,才能吸引广大同学参与,扩大国防教育的覆盖面,确保国防教育的成效。以北京大学2007年的国防教育活动为例,北京大学武装部一方面采取了建设国防教育精品课程、开展国防教育形势政策报告、发展国防教育社团、组织国防教育主题教育活动月、开辟国防教育网上阵地等措施,突破了以往的国防教育内容;另一方面,举办了专家讲座、定向越野比赛、军事知识竞赛、文艺晚会、国防演讲比赛、军事图片展览、射击比赛、军训DV比赛、万人签名等各种类型的活动,深受同学们喜爱,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四、推进高校国防教育科学转型的主要途径

  通过几年的实践,我们发现,通过推进国防教育工作科学转型,有利于增强国防教育对同学们的吸引力,大大增强了国防教育的成效。为了推进国防教育科学转型,我们认为,必须在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积极完善国防教育的组织领导体系,努力拓展国防教育的方式和途径。其中,拓展国防教育的途径是推进高校国防教育的关键。从北京大学的实践来看,我们认为以下几点是推进高校国防教育科学转型的主要途径:

  第一,建设国防教育精品课程体系。课程教学是高校开展国防教育的主要途径,也有利于发挥高校在教学上的优势。新时期,单一的课程和简单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适应国防教育教学和学生的需求,只有积极拓展国防教育的课程体系和创新教学方式才能充分实现国防教育的目标。从学生的需求和兴趣出发,依据新时期的国防教育方针,高校可以增设一些国防类选修课程,邀请著名专家授课,采用多媒体、网络教学等新的活泼的教学方式,吸引广大同学选课,这样既能充实国防教育的内容,又扩大了教育的覆盖面,必将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而要增设新的选修课程,就需要高校与校外单位(如国防大学、军事科研单位、部队等)之间的合作、部门(武装部与教务部和院系)之间的合作,这有利于实现国防教育主体的转型;也需要确定课程的名称和教育的内容,这有利于实现国防教育内容的转型;还需要创新课程教学的方式,这有利于实现国防教育方式的转型。

  第二,建立高校国防教育理论研究中心。高校国防教育,是全民国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大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但从现实情况看,由于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国防教育的理论、内容、形式明显的不能适应现代教育的要求。为了适应新时期国防教育所面临的新挑战,加强国防教育理论研究就显得十分迫切与必要。

  建立国防教育理论研究中心,高校有着在科研、教学、人才等方面独特的优势,除了充分发挥本校的资源外,还可以组织诸如军事院校(如国防大学、军事科学院等)、地方(各地人武部门长期从事国防教育的专职人员)、军队和高校从事国防教育的专家、学者,从构建学校国防教育理论研究中心入手,研究高科技条件下国防教育理论的面临的新问题,探讨国防教育理论的新思路,提出国防教育理论的新模式,最终实现国防教育的全面普及。从理论研究的内容上来看,要把精力放在国防教育发展战略研究、国防教育领导与管理、国防教育与军事动员、国防教育方法与方法论等方面。

  第三,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开辟国防教育网上阵地。

  随着信息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日益成为人们进行交流的重要工具。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hina Internet Network Information Center,简称CNNIC)第十五次发布的网上教育服务调查数据显示:29%的网民对网上教育服务比较满意,48.4%的网民对网上教育服务的评价为一般,表示非常满意的网民为8.6%,只有2.8%的网民表示对网上教育服务很不满意。由此可以看出,网络的时效性、开放性、直观性和互动性等特点使其已经部分的替代了传统的宣传、交流模式。国家国防教育办公室制定并下发的《2004年全民国防教育工作要点》指出:充分发挥广播、影视、报刊、信息网络等大众媒体的传播功能,开设专栏、设置专题节目,扩大教育的辐射面。在《2005年全民国防教育工作要点》则进一步强调:有条件的要设立国防教育网站,充分发挥现代传媒的作用。但是,在CNNIC第二十次发布的网上教育服务调查数据(2007年)表明,中国的网络教育虽然增长迅速,但普及率仍然偏低,只有12.3%,低于全球17.6%的平均水平。如何利用网络工具将名家讲坛、名将风采、经典战例、古今兵器等用视频、图片等直观的方法演示出来,以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是当前国防教育工作者务必考虑的问题。

  第四,发展国防军事类学生社团。学生社团是校园文化活动的生力军,是同学们开展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实现的学生组织。发展国防军事类社团,将校园内对军事和国防感兴趣的同学凝聚起来,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社团活动,能够在校园内形成一个辐射源,从而对更广泛地影响同学们对国防和军事的兴趣。( 来源:高校国防教育协会 北京大学 严敏杰)